加“數”奔跑 從一場大會看內江高新區產業發展路徑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11-18 點擊:次
11月15日,內江高新區人才賦能·數實融合發展大會暨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院士、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等100人齊聚一堂,共同研討數字經濟、智能制造領域前沿熱點和發展趨勢,促進數字經濟與產業的交叉融合,助推內江高新區相關產業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簽約項目13個 為發展增添新動能
活動現場,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項目、衛星智能終端生產基地項目、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戰略合作項目、安徽省科學家企業家招商合作項目等4個產業項目簽約。
“扎根內江,輻射川渝,服務全國。”百度副總裁謝廣軍表示,將在內江高新區建設大模型產業軟硬一體化算力底座,并建立大模型(西南)服務中心,同時圍繞大模型“數據供給-模型供給-智能應用”打造大模型數智產業,打造大模型產業創新基地。
同時,內江高新區簽訂成都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合作項目,西南石油大學、奧達測控產學研合作項目,西華大學戰略合作項目,四川省人才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戰略合作項目等人才合作項目5個,簽訂揚華創微(四川)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內江數循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內江博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四川聲通蘊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4個企業入孵項目。
院士專家齊聚 為數字經濟發展支招
大會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百度副總裁謝廣軍作主旨演講,同時舉行數據要素人才交流活動,行業知名專家、企業家作專題分享,大家深化互動交流、碰撞思想火花,持續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會上,譚建榮院士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為題,介紹了以大數據、大模型和大算力為技術特征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
譚建榮表示,高質量發展,必須有高質量的產品,高質量的技術、高質量的管理,高質量的人才。要把人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他建議,要推進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設計、提升工藝、產品質量、延伸服務、拓展市場,為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四川省大數據發展研究會副會長、秘書長秦強子表示,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的本質特征,決定了人才、資金、資源是數據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省大數據發展研究會將在數字產業招商、要素賦能、場景培育、人才引進等方面開展緊密合作。
找準新賽道 實現產業發展再突破
近年來,內江高新區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立足自身實際,找準數字經濟新賽道,搶占數字經濟制高點,在人才引進、資金投入、資源供給等方面持續用力,打出一系列數字賦能組合拳,不斷優化數字經濟發展環境。
內江高新區有關領導介紹,高新區持續推進電子信息、智能制造、數字經濟“2+1”主導產業延鏈強鏈補鏈,全力構建“全環式”重點產業鏈,加快打造三個百億產業集群。
近年來,內江高新區先后招引培育明泰微電子、雄富蕊能、威士凱、晶益通、能斯特、綠能芯創等行業領先企業40余戶,初步形成芯片設計、制造、封測及終端應用全產業鏈。
在智能制造上,內江高新區圍繞芯片全產業鏈裝備的研發與制造,成功引進國內測試設備研發制造行業的龍頭上市企業——長川科技,引領帶動行業上下游、左右岸企業20余戶,初步形成以封測設備、工業機器人、柔性生產線為特色的智能制造產業集聚。
內江高新區搶抓制造業“智改數轉”機遇,扎實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招引培育聲通科技、數循科技、百行智能等行業領先企業10余戶。
此外,內江高新區前瞻布局氫能、航空航天、衛星網絡等未來產業,引進落地總投資超70億元的西南醇氫設備研發制造基地項目、航空動力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項目和空天數字經濟產業基地項目,全力搶占新賽道,發展新質生產力。
來源 | 四川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