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夏瑞:用新理念推動縣域文化產業發展
來源:未知 日期:2016-12-30 點擊:次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對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全面部署,其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文化產業要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縣域作為我國基本的行政區劃,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位置,因而縣域文化產業發展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環節。近年來,我國縣域文化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但其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在新的形勢下,為實現我國文化產業成為支柱性產業這一目標,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用新的理念和新的路徑助推縣域文化產業發展。
創新體制,為縣域文化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近年來,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顯著提升。但是,制約文化繁榮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和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中央提出,要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把那些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抓在手上,不斷激發文化改革發展的動力和活力??h域文化產業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振興縣域經濟、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促進縣域文化產業發展,必須從破解體制性障礙和結構性問題著手,優化文化資源的分配、投入組合和使用方式,調整、提升、優化縣域文化產業的結構和布局,形成有利于創新的統一公平有序的文化市場環境。特別是要自覺把握互聯網時代特征,深入挖掘互聯網推動變革的巨大潛力,發揮好互聯網在催生新創意、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方面的積極作用,從而為縣域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理念、新動力。
科學規劃,尋找縣域文化產業發展新角度??h域文化特色與其地理區位、歷史人文、特定資源相關聯,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和難以替代性??h域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根本上依賴于其核心競爭力的形成,而核心競爭力的形成主要依賴于特色文化品牌的打造。要精準把握本地文化資源稟賦,深掘本地文化內涵,打造特色文化精品、鑄造特色文化品牌,培育縣域文化產業新的增長點。當前,縣域文化產業普遍存在規模小、散點分布、競爭力弱的情況,不利于形成集群效應和品牌優勢。要合理定位縣域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目標,深入研究制定縣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逐漸建立起縣域特色文化產業集群,打造區域文化品牌。在這個過程中,特別要注重龍頭項目的規劃和建設。文化產業發展具有“扎堆”效應,龍頭項目能夠聚合多種品牌,連接多種業態,從而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因此,有條件的地區,可以走“產業、園區、項目、企業”一體化發展的道路,確定重點文化產業種類、建立文化產業集聚區、培育重點文化企業、建設重大文化項目,發揮“以點成線,以線帶面,全面發展”的作用,從整體上帶動文化產業發展。
完善政策,構建縣域文化產業發展新支撐。近年來,我國支持文化產業政策頻出,力度空前??h域文化產業發展既要挖掘自身潛力,又必須通過政策的有效支撐實現質的突破。各地要有意識地用好用足用活文化產業政策,充分發揮政策杠桿撬動文化產業發展的作用。地方要加大文化產業發展專項扶持力度,通過項目補貼、貸款貼息、保費補貼以及設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等措施扶持促進產業發展。加大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對文化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勵和引導文化企業面向資本市場融資,促進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源有機對接。稅收政策方面,各級政府應制定和落實所得稅返還政策,對相關單位提供的文化產業方面的咨詢、培訓、技術服務等收入免征營業稅及所得稅。財政政策方面,加大文化產業發展資金的扶持力度,重點支持優勢、潛力性文化產業。金融政策方面,要創新信貸產品,完善授信模式,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培育文化產業保險市場,設置包括貸款貼息、保費補貼、投資基金、風險補償基金、文化產權評估交易等在內的配套機制。
培育人才,激發縣域文化產業發展新活力。文化產業是知識、創意密集型產業,說到底,文化產業的發展要靠一大批既懂文化又懂經營、既洞察社會又深諳經濟的復合型人才。當前縣域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是人才培養和流動機制不暢、復合型人才匱乏,制約了縣域文化產業在更高水平上取得突破。要著力培養一批具有較高管理水平的文化經營管理人才,以增強市場開拓能力、提高現代化經營管理水平為核心,努力提高文化經營管理人才分析決策能力、運用現代市場經濟理論和管理理論指導發展的能力、開拓市場和吸納社會資金的協調能力。積極探索文化經營管理人才的培訓方式,加大經營管理人才培訓力度,制定經營管理人才專項培訓計劃,積極鼓勵和支持經營管理人才進行在職教育。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推動文化經營管理人才職業化發展??傊?,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和造就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頂層設計著手,建設一套科學而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和激勵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