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高新區:全力打造國家級海智工作新特區
來源:未知 日期:2018-01-16 點擊:次
山東臨沂高新區海智工作基地作為全省首批4個省級海智工作基地之一,自獲批國家級海智工作基地以來,始終瞄準最高標桿,以改革創新舉措塑造海智工作特色,不斷搶占人才發展制高點,構筑起人才競爭的持久優勢,努力打造海智工作新特區。
海智計劃即中國科協“海外智力為國服務行動計劃”,旨在吸引和組織海外科技工作者以多種方式為國服務,實現我國的人才強國戰略。
在臨沂,高新區海智工作基地已成為全市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平臺。
臨沂高新區以實施“三引一促”和企業“二次創業”為契機,圍繞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大力招引聚集海智人才和技術。多年來,臨沂高新區積極參加山東省“海洽會”、大連海外學子周、廣州留交會等區域性、國際性的人才交流大會直接引才;赴北京、深圳、上海等人才聚集地,推動高層次人才和企業家深入對接交流合作引才;舉辦專家學者臨沂高新行活動項目引才等。
在成功引進科技部科技創業人才、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宋忠孝和“萬人計劃”專家楊冠軍教授團隊、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吳國清教授團隊、華東理工大學張文清博士團隊等10余個團隊到臨沂高新區創新創業的基礎上,去年新引進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專家等創新創業領軍人才27名,帶資金、帶項目、帶技術人才和高學歷人才80名。目前,在美國華盛頓設立的海外引才工作聯絡站,已成功為5家企業提供了海外高層次人才洽談對接,達成8項技術合作意向。
引進來更要留得住、用得好。臨沂高新區全力打造創新創業載體,為海智項目提供了孵化平臺。臨沂高新區成立了科技企業加速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4個指揮部分別負責原轄區、應用科學城、軟件園、火炬雙創大廈科技企業加速器建設。目前,全區科技孵化面積達50萬平方米,加上衛康生物、九州通、蘭華研發產業園等民營孵化器,總面積達到100萬平方米;擁有“國家火炬計劃電子元器件特色產業基地”1家、省級軍民結合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1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省級2家,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省級4家。
“政府引導+產業集群+市場化運作”的良性模式有力地提高了臨沂高新區科技成果轉化。臨沂高新區以應用科學城、創業園為依托,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設立“臨沂雙創服務有限公司”,集中打造公共孵化區、專業服務區、要素交易區、科技金融區和教育培訓區五大功能為一體的成果轉化全鏈條服務平臺,建設了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先進制造等八個產業園區。2017年1至11月份五大支柱產業產值都實現了明顯增長。
為全面落實“科技強區”發展戰略,臨沂高新區還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鼓勵科技創新的實施意見》、《高新區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等14項鼓勵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政策。設立了科技創新獎勵基金、孵化器種子基金和人才引進基金,對企業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等給予重點獎勵和扶持,下發了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616.5萬元。同時,不斷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積極做好政銀企三方對接,加快推進信用擔保和再擔保機構建設,去年上半年為科技企業協調擔保貸款 15億元;設立了3000萬元的科技創新獎勵基金、孵化器發展種子基金和戰略人才引進基金,以及5000萬元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對高層次人才發放“人才金卡”,在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學、職稱評聘、醫療保障等方面提供菜單式服務。
未來,臨沂高新區將以定位于省內領先、國內一流,服務于全市經濟發展為目標,塑造海智品牌,打造海智工作新特區,力爭5年內引進高端人才100名,引進先進技術100項,引進高端科技孵化項目200個,帶動臨沂高新區盡快建成全市人才創業高地、科技創新高地,為推動全市科學跨越發展提供強大人才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