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高新區打造引領順德發展創新極
來源:未知 日期:2018-01-11 點擊:次
創新是順德未來發展的根本動力。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把重要領域的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在剛剛閉幕的中共順德區第十三屆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強化創新驅動,建設科技順德”位列邁向現代化順德五大目標的首位。
這為順德高新區指明了前進方向。未來順德高新區將進一步增強功能優勢,探索從支撐發展到引領發展、從產業集聚到創新集聚、從傳統工業經濟到科技型工業經濟和服務型城市經濟互動的轉型升級新路徑。
新定位
打造創新極,從支撐發展邁向引領發展
自從1988年首個國家級高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建立以來,經過30年的發展,高新區已成全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作為區域經濟增長點,高新區表現強勁。數據顯示,2016年,納入統計的146家國家高新區生產總值超8萬億元,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11.8%。其中,42家高新區的園區生產總值占所在城市GDP比重超過20%。
在全國高新區發展大潮中,順德高新區起步較晚。順德高新區由原順德科技工業園與順德西部生態產業新區共同組成,2010年8月,順德制定西部生態產業新區總體規劃和高新區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開始推進順德高新區西部啟動區開發建設。
2013年,順德高新區先后被認定為廣東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東省市共建循環經濟產業基地、廣東省智能制造產業基地,2014年,又被省經信委正式認定為省市共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廣東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成為全省七個示范基地之一,也是唯一一個縣級入選園區。
后起之秀,萬眾睢睢。過去幾年,順德高新區步入發展快車道。截至2017年底,順德高新區累計引入項目29個,投資總額達到114億元,包括浦項、萬和、千山、天勁,以及17個龍騰企業發展項目,產業范圍涉及智能制造、家電、資源循環利用、新能源利用、汽車配件等。
但作為全國百強區之首的高新技術開發區,承載著順德未來產業夢想的順德高新區,雄心不止于此。
佛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表示,目前順德仍然以傳統產業為主,總體上大而不強,處于產業價值鏈的中低端,大部分中小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優化升級任務艱巨。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偏低,創新動力、創新活力、創新氛圍、創新人才仍不足。
當前,順德高新區是佛山市打造珠江西岸裝備制造產業帶核心區的重要載體,也是順德區創建國家高新區和國家級智能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的重要組團。因此,在順德處于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以及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順德高新區能否承擔起創新使命,將成為順德從產業大區邁向產業強區的關鍵性因素。
本次黨代會報告指出,加快建設中德工業服務區、南方智谷、順德高新區三大科技創新集聚區,發揮引領全區創新發展的帶動作用。順德高新區要加強隊伍建設,加快發展先進制造、軍民融合等產業,帶動西南片區加快創新發展。
可見,與中德工業服務區、南方智谷并駕齊驅,順德高新區要實現從增長極到創新極的升級,實現從支撐發展到引領發展的崛起,成為引領西南片區鎮街協同發展、經濟轉型的核心引擎。
新焦點
構建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生態
發揮引領作用,順德高新區將牢牢扭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科技和產業深度融合。具體而言,順德高新區將實現引領技術創新、引領新產業發展、引領人才集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技術創新是高新區的引擎,優越環境是技術創新的土壤。當前,順德高新區已經吸引了新寶、申菱、嘉騰、萬和等一批龍頭骨干企業進駐,以及深圳中科電工、深圳小白馬能源、深圳納德光學等一批中小型科技企業集群。
一方面龍頭企業可以在協作引領、產品輻射、技術示范、知識輸出和營銷網絡等方面發揮核心作用,一方面中小企業可以提高發明新技術、新產品的效率,實現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從而形成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的良好生態,培育更持久的“雙創”活力和動力。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首次發布2017年中國企業創新能力1000強榜單,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名列25位,創新實力可見一斑。而新寶電器在順德高新區投資約20億元建設的小家電全球知名品牌引進和雙創孵化智造基地,將以智能制造、品牌引進、雙創孵化、金融創新為主題,引進更多差異化、專業化、國際知名品牌進行孵化,助推新寶電器成長為全球知名的、最具競爭力的小家電企業。
去年年底簽約入駐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也是一支創新生力軍。比如,深圳中科電工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科技開發院重點投資的企業成員之一,該公司創始人林世峰首創額防意外觸電、防潑水短路的“林世峰安全結構”已經在中國、歐美以及全球90多個國家申請了專利,擁有完整的專利技術和知識產權。
廣東遠為投資有限公司靶材項目部總經理劉瑞表示,該項目主要研發生產先進集成電路和大尺寸顯示器用靶材,將引進美日韓核心技術團隊和國內工程院院士科研團隊,通過獲得靶材等高性能耗材的競爭優勢實現做大做強。
本次黨代會報告提出,順德要搶占先機,積極組織“軍轉民”“民參軍”,構建軍民融合協同創新體系等手段,闖出新時代順德制造業發展的新天地。
在這方面,順德高新區將大有作為。依托以杏壇鎮95平方公里區域為核心區的佛山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順德高新區將形成智能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軍民融合產業高地。
而在人才聚集方面,為推動現代職業教育與地方產業、企業同步發展,順德高新區攜手順德區第四職業教育集團,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率先探索建立創新的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既可提升順德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又能助力企業發展培養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產業人才。
隨著創新資源集聚,未來產業細分領域新技術、新產品的突破及原創新興產業、新業態的出現有望成為順德高新區推動產業發展的主流。
新生態
產城融合,構建高品質現代化科技新城
當前,全國各地的高新區都到了戰略轉型提升的新節點,從工業經濟轉向知識經濟、人才經濟、資本經濟、創業經濟、服務經濟,從投資擴張轉向創新聚變,由同質化定位轉向差異化發展,因此正在崛起的順德高新區具有后發制人的優勢。
自2015年順德高新區攜手中交城投以來,“以產促城,產城融合”的發展藍圖正在高新區內逐步實現。當前,隨著恒大、美的商住項目建設步伐加快,智慧中樞項目成功簽約,標志著高新區智慧社區的建設拉開序幕;體育公園群、中小學校和集裝箱特色商業區的規劃建設,標志著高新區配套環境正不斷完善;下沉隧道的建成通車,標志著園區路網加速通達四方。
再過幾年,走進順德高新區會看到綠樹環繞的廠房、日漸繁榮的街區、功能完備的商務配套,讓人很難把這里定位為一個單純的工業園區或新型城鎮。
作為一座源于工業區而高于工業區的產業新城,順德高新區摒棄傳統滾動開發老路子,通過打造集產業集群、產業服務體系、高品質公共空間于一體的產業生態環境,不僅提供產業活動所需要的智力資源、基礎設施、資金供應、供應鏈等,也有生態、人本的自然環境,實現“生產、生活、生態”有機結合。
對于順德高新區未來發展,順德科創集團副總裁王志軒建議,首先在招商引資中堅守以智能制造為主的產業定位,避免產業集而不聚,其次要形成一套獨具特色的產業扶持體系。
劉瑞表示,希望園區能對企業重大高科技項目給予特殊政策傾斜或配套資金方面的支持,加大對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或高科技產品產業化成果的資金支持和配套條件,提高可持續創新能力。
順德區第四職教集團黨委副書記堯勇則希望順德高新區能打造校企深度合作樣本。“傳統的校企合作模式需要突破,希望能把合作前置,從招生、新生入學時就在人才培養標準、課程設置等方面與企業無縫對接,將企業文化植入到教學中,引進現代學徒制。”堯勇說。
對此,順德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快隊伍建設,完善園區產業平臺建設,促進片區產業鏈條培育,力爭在“十三五”期間,提升創新發展水平,躋身全省乃至全國先進高新區行列,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發平臺,聚集一批高層次人才團隊,培育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超65%,智能家電及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產值均超1000億元。
聚焦
攜手開拓創新發展之路
這些老總為何看好順德高新區未來?
近年來,順德高新區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打造招商引資“強磁場”,吸引了來自珠三角、長三角的重大項目入駐。為何他們選擇落戶順德高新區?未來他們將如何和順德高新區共同開拓發展新局面?
制造業配套完善吸引優質企業
“我們認為,順德一直以來對制造業都非常重視,有很多優秀的企業,政府營造出扶持實體經濟的氛圍,這給了我們信心。”廣東天勁新能源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長曾洪華表示,雖然此前包括長三角、珠三角很多地方的政府都曾向他們拋出“繡球”,但還是選擇順德高新區,主要看中順德深厚的工業基礎、完善的產業配套、明顯的地理優勢和良好的政風與營商環境。
深圳市中科電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世峰則介紹,該公司經過3年多的研發,取得了13項國際專利,在國際上填補了防水防觸電智能插座的空白。之所以將第一個生產基地布局在順德,正是看中了這里良好的制造業配套,同時,園區擁有高標準的廠房和系統的扶持實體經濟的產業政策。“深圳研發中心+順德制造基地”的運作模式可以讓企業保持一流的研發能力并快速釋放產能占領市場。
中南高科總裁叢學豐認為,順德高新區以“智能制造+產業鏈生態”為發展理念,通過發展智能制造、科研孵化、交易展示、企業總部等功能,打造產業配套優化升級、智能制造企業集聚、科技創新人才匯聚的戰略新高地,與中南高科堅持產業先行、締造大國新城的經營理念,努力打造新型產業園、產業綜合體、特色產業小鎮三大產品線的定位十分吻合。
順德科創集團副總裁王志軒表示,順德制造業基礎雄厚,產業鏈齊全,制造業落戶后不用擔心上下游配套。營商環境、地理區位、交通設施、工業設計能力,這些都是順德的優勢。
“地方政府在扶持實體經濟方面都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在招商引資方面也有很多創新,對企業引進來后的后續發展能夠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這些都是打動企業的因素。而順德高新區土地儲備多、硬件軟件配套越來越好,深圳的企業對落戶高新區科創智能制造產業園非常有信心。”王志軒說。
政企攜手共創發展新版圖
在中交城投副總經理兼順德公司董事長方嘉煊看來,順德高新區攜手項目合作兩年來,“政企合作”模式已出現累累碩果,同時,為了推動片區提速發展,中交城投也正創新探索由“政企合作”向“企企聯合”模式拓展,中交城投與美的地產的簽約結盟正是體現了這種模式的創新探索。
方嘉煊表示,中交城投將深耕順德區域發展,在尋求一二級聯動開發合作的道路上,不斷加強與各行業領軍企業的深度交流,實現政企合作、企企合作的共贏,努力將順德高新區打造成為城市綜合開發運營的品牌項目,共同創造順德西南片區發展的新版圖。
“順德產業根基雄厚,是新技術轉化落地和新興產業成長的沃土。”廣州長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蘇桂蘭介紹,由長策投資聯合宜通世紀共同發起的物聯網產業投資基金首期規模達2億元,重點投資物聯網應用層技術和項目,而順德高新區成熟的產業基礎能為新技術提供應用場景,希望通過挖掘優秀創業公司,共同推動園區新興產業經濟發展,實現產業與資本高效融合。
手記
順德高新區“跑”出創新加速度
作為順德新興產業和現有產業集群創新拓展的主要載體,順德高新區在發展起步階段曾經遭遇很多困難,包括橫跨5個鎮街的統籌協調機制、難以突破對傳統發展路徑的依賴等。
對中國而言,國家級高新區是創新的重要代表:它一方面是大批高科技企業發展的載體;另一方面,又是中國經濟制度和模式創新的“試驗田”。
因此如何做實做好“高”和“新”兩篇文章,大膽進行體制創新,抓好土地、資金、人才、科技等要素配置組合,將是順德高新區沖刺國家級高新區的關鍵動力。
值得欣喜的是,近年來順德高新區已經探索一條圍繞創新驅動來發展,以產業升級為目的轉型路徑。一方面,突破傳統大規模投資和土地轉讓的發展模式,加大對創新活動的重點支持,增加高新區內創新要素的集聚,將發展重點從注重規模和速度轉為注重質量和效率,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的引領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策源地、創業孵化和科技成果轉化的前沿陣地。
另一方面,堅定不移實現產城融合發展,引進社會資本合作開發,高水準配置商貿、醫療、教育等城市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以高品質基礎設施集聚科技人才和科技產業。
可以預見,在找準發力點、明確發展方向后,順德高新區將建設成為順德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引領區、高水平營商環境的示范區、開放型經濟和體制創新的先行區,形成順德乃至珠江西岸經濟增長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