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高新區招商引智創造“麓谷速度”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1-01 點擊:次
今年第三季度,海利鋰電項目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在落戶麓谷建成投產半年后,該項目扭虧為盈實現凈盈利21萬元,預計明年年銷售收入8000萬元以上。
“一個新開發的項目投入市場,要想取得成功,必須抓準時機快速投產。要不是長沙高新區的大力支持,我們不可能趕上東風,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快速推進并實現盈利,是‘麓谷速度’為我們贏得了發展先機。”該項目負責人劉輝告訴記者,待二期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6.48億元。
速度和創新,對于初創項目來說,這兩件事情是最重要的。2015年12月31日簽約,2016年5月正式拿地,當年6月動工并完成所有審批流程,8月已經開始試投產……投資額達2.35億元的海利鋰電項目從簽約落戶長沙高新區到試投產,歷時僅8個月,之所以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盈利,與長沙高新區招商引智的“麓谷速度”密不可分。
快!“麓谷速度”為企業贏得發展先機
只要帶著新技術、好技術和人才來,剩下的問題全交給政府解決。對此,華曙高科創始人許小曙深有體會。7年前,許小曙辭去美國一家3D打印設備生產公司技術總監一職,回長沙創業。
2012年底,華曙高科研發的第一臺尼龍3D打印機在長沙下線,成為世界上第三家高端3D打印設備制造商。“設備研制出來了,籌來的資金也用完了,未來的路很迷茫。正在此時,長沙高新區給予我們多方面支持,專門組建服務團隊,從低息貸款、征地到廠房建設,再到申報科技重大專項,特事特辦,一路綠燈。”許小曙坦言,其在德國、美國的不少朋友都不敢相信有這樣的好事。
今年9月,華曙高科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市成立北美分公司,目前其銷售服務網絡遍布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成為“中國智造”在海外的一張閃亮名片。
像許小曙一樣將創業地選在麓谷的高層次人才還有很多,其中不乏國外知名企業的技術總監或首席科學家。一個高層次人才往往帶來一個團隊,甚至帶動一個產業。
好!億元人才基金幫助解決融資難
早在2012年12月,長沙高新區就拿出1億元資金,成立長沙高新區高層次人才創業投資基金(以下簡稱“人才基金”),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前來創新創業。對于落戶長沙高新區的高層次人才創業企業,人才基金主要以股權投資方式,最高給予1000萬元的資金扶持。
天儀研究院項目便是人才基金看中的項目之一。2016年7月,長沙高新區人才基金聯合北極光、國科鼎奕(中科院下屬基金)等7家投資機構與天儀研究院簽訂投資協議。其中,人才基金投資300萬元,占股4.84%。
“長沙高新區在公司成立之初給予了很大資金幫助,在我們研制的我國首顆商業化科學實驗衛星‘瀟湘一號’發射成功后,還給予了我們‘555人才計劃’500萬元資金資助,發放了30萬元的產業專項扶持資金。”天儀研究院CEO楊峰告訴記者,政府投資也為公司后期融資帶來了極大幫助,目前公司已經與深圳賽富動勢等簽訂了A輪融資框架協議。完成A輪融資后,天儀研究院預計將在兩年里制造和發射20顆衛星。
目前,長沙高新區已聚集投融資機構400多家,設立科技支行4家、各類基金20多只,搭建股權交易、產權交易等5大公共平臺,創新知識產權質押、股權質押等金融產品,為人才企業提供創業投資、融資擔保、小額貸款等全方位金融服務。
優!“保姆式”服務為人才解決后顧之憂
三諾生物創始人李少波大學畢業后開始創業,初期由于資金困難,5人的小團隊只能擠在長沙市城郊一家廉租房里追夢。“三諾生物剛開始只做血糖儀,現在能為糖尿病人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并成功上市。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團隊的創新思維、執行能力,更離不開長沙高新區的大力支持。”李少波說,創業初期,長沙高新區為公司提供了創新創業輔導、項目資金支持、知識產權保護等服務,還引入天使投資人為企業提供資金,大大降低了公司的運營成本與風險。
長沙高新區組織人事局負責人介紹,早在2012年長沙高新區就制定出臺了《長沙高新區引進高層次人才五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政策,設立2億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對高層次人才領銜項目給予最高500萬元資助,對創業人才給予最高1000萬元股權投資、三年貸款貼息和房租補貼等配套支持。此外,長沙高新區還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保姆式、個性化、專員制服務,實行“隨時受理、及時辦理、按時辦結”的“三時”服務機制,解決每一個在長沙高新區創新創業人才的后顧之憂。
今年,“長沙人才新政22條”出臺后,長沙高新區迅速響應開設人才服務窗口,開展“長沙人才新政22條”知識搶答賽,并創新性舉辦“百名科創委員和海外博士走進長沙僑夢苑”“博士瀟湘名企行”等活動,在組團走出去赴北歐等地招商引智的同時,還積極組織企業赴重點院校招聘引才。據悉,目前長沙高新區共引進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6人,省“百人計劃”專家48人、占全省的三分之一,長沙市“3635”人才計劃專家119人,占全市一半以上;人才總量突破15萬人,獲國務院僑辦批準建設全國第九家“僑夢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