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推動氫能產業集群式發展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4-11 點擊:次
3月28日,江蘇省在張家港市舉辦全省氫能產業創新合作對接會。現場解讀了今年初江蘇出臺了《江蘇省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江蘇省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兩個文件,進一步排篇布局了全省氫能產業的發展。同時,啟動了江蘇省未來產業先行集聚發展試點建設(氫能)、張家港氫能產業鏈供應基地,發布了蘇州市氫能技術創新中心第二期項目等,旨在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匯聚各方智慧與力量,為推動江蘇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江蘇氫能產業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能源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近年來,江蘇省高度重視新能源產業發展,積極構建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生態,將氫能產業列入全省1650產業體系重點發展的產業鏈。目前,江蘇省氫能產業鏈在全國處于較為領先的地位,形成了產業集群式發展的良好態勢。全省擁有氫能制造業重點企業超100家,2024年開票銷售額340億元。 江蘇產業鏈較為完整。已經初步形成了制氫、儲運、加氫、氫燃料電池、制氨制醇等較為完整的氫能裝備制造產業鏈。在制氫裝備制造領域,天合元氫、隆基氫能、考克利爾競立等企業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在儲運裝備制造領域,國富氫能、中材科技(蘇州)、中集圣達因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在氫燃料電池領域,未勢能源、江蘇清能等企業技術研發和綜合服務能力較強,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及關鍵材料方面也有眾多企業具備較強實力。
江蘇創新資源不斷集聚。全省集聚了國家氫能源汽車研究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國家氫能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等國家級平臺4個,江蘇省氫能產業院士協同創新中心、江蘇省氫能技術創新中心、江蘇省綠色氫基能源技術創新中心等省級平臺6個,初步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以高校、科研院所為技術依托的創新體系。擁有中國科學院大化所張家港產業技術研究院、南京大學環境材料與再生能源研究中心、江蘇省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研究中心、江蘇省氫能技術創新中心、江蘇華昌—電子科技大學氫能聯合研究院等多個產學研合作平臺。
江蘇產業呈現集聚發展態勢。蘇州、無錫、南京、常州、南通、揚州等地形成了一批特色產業聚集區。蘇州已集聚氫能產業鏈相關企業和機構近100家,形成張家港氫能產業示范區和常熟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園兩大主要的氫能產業聚集區。無錫集聚30余家氫能創新型企業及科研機構,形成了覆蓋制氫加氫、燃料電池、氫能汽車等多領域的全鏈條發展格局。南京以中汽創智、清研華科、江蘇省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平臺為依托,已覆蓋制氫裝備、關鍵材料、氫儲運、加氫站、氫燃料電池車等氫能產業各環節。常州市則努力打造氫能裝備及關鍵零部件研發與制造基地。
江蘇應用場景不斷拓展。近年來,蘇州市、南通市、鹽城市、無錫市等地率先開展氫能產業示范應用,加氫設施布局已初步形成。南瑞繼保等企業開發了新能源制氫整體解決方案,揚子石化、華昌化工等企業推動了氫氣在化工生產中的深度應用,江蘇沙鋼、南鋼、梅鋼等企業正在推進氫冶金的研究與應用。全省已建成25座加氫站,累計推廣約6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已覆蓋公交、物流車、環衛車、重卡等領域。鎮江船廠、無錫蠡湖增壓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探索了氫燃料電池在船舶推進系統中的應用,南京晨光集團、蘇州溯馭等企業也在探索氫燃料在無人機和航天器中的應用。常州氫航科技配套船用氫動力系統的氫能游艇在常州市西太湖成功下水試航。
公共服務平臺不斷完善。江蘇先后建設了省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聯盟,成立省氫能裝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氫燃料電池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推動了產學研合作和技術協同攻關,通過標準的制定和實施賦能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檢驗檢測平臺的建設也為氫能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確保了產品質量和安全性。 近年來,張家港市將氫能產業作為重點發展領域,堅持以國內領先為目標,聚力打造氫能產業高地。全市氫能產業發展迅速,制氫、儲氫、運氫、加氫、氫能裝備及氫燃料電池全產業鏈條不斷完備。擁有氫能產業創新服務平臺4個,建立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6個,成立了長三角氫能產業人才發展聯盟。先后圍繞輸氫管道、氫能制儲裝備等領域搭建省級以上企業研發平臺12家。全市集聚涉氫企業40余家,年產值超百億元。
江蘇工信廳副廳長張星介紹,作為未來產業的氫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今后,江蘇省將結合本省實際,采取一系列扎實的工作措施,進一步鞏固提升全省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江蘇推動關鍵技術攻關。建立產業鏈,支持鏈主企業參與國家相關專項,開展聯合攻關,省級層面滾動實施一批重大企業技術攻關項目。圍繞重點產業鏈急需突破方向,鼓勵龍頭骨干企業牽頭,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創新資源,進行關鍵技術突破;大力建設創新平臺。對標國際一流水平,加快提升創新平臺能級。發揮重大創新載體引領作用,組織開展創新載體賦能新能源集群活動;積極推廣氫能裝備應用。將氫能產業列入省“三首兩新”重點領域,開辟服務綠色通道,加大首購首用政策支持力度。積極推薦申報國家首臺(套)推廣應用目錄、重點新材料應用示范指導目錄。支持企業打造“風光制氫”等融合系統解決方案,鼓勵建設多功能綜合一體站建設。探索“綠氫”在工業領域替代應用,推動氫動力軌道交通、氫能動力船舶運營,支持氫動力飛機研發驗證;加強筑峰強鏈企業培育。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潛力的“單項冠軍”和“配套專家”;加快形成以蘇南為技術創新策源地、蘇中蘇北為核心產業聯動協作區、沿海地區為融合應用前沿地的區域協同發展格局,推動氫能產業集群式發展。 (江蘇省工信廳新能源產業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