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棗莊石榴特色產業發展規劃 (2024-2035年)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10-23 點擊:

棗莊石榴特色產業發展規劃

?(2024-2035年)

 

石榴被稱為“天下之奇樹,九州之名果”,具有極高的營養、觀賞和藥用價值。棗莊是“中國石榴之鄉”、全國七大石榴主產區之一,石榴已發展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土特產”。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棗莊時重要指示要求,做大做強棗莊石榴“土特產”,根據《關于支持棗莊石榴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魯政辦字〔2024〕11號)》,結合棗莊石榴產業發展實際,編制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

棗莊石榴有2000多年栽培歷史,現存上百年石榴古樹3萬余株,獲得“山東古石榴國家森林公園”“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等殊榮,被譽為“中國生態石榴之都”。“嶧城石榴”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雙認證。

(一)種質保護與創新成效顯著。建成目前國內唯一石榴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保存種質資源473份,總量居全國首位,世界第四。近年培育國審石榴良種1個、省審石榴良種18個、石榴新品種權10個,石榴新品種數量全國領先。石榴育種逐步向滿足鮮食、加工、觀賞等多功能需求拓展。“太空石榴”育成標志著育種手段從常規育種向太空誘變育種轉變。

(二)標準化規模化種植穩步發展。制定發布《石榴生產技術規程》《無公害石榴生產技術規程》等地方標準,參與起草石榴產業行業標準2項、省級地方標準1項、市級地方標準11項。棗莊加快推進貧瘠山坡地、撂荒地、林地等適宜地塊“應植盡植”,鼓勵和引導農戶通過集體林地流轉等方式,實行“整村推進、連片種植”,發展石榴種植專業村36個,種植主體近3500個。棗莊全市石榴種植面積12萬畝,鮮果產量約6萬噸,其中山地種植面積約占92%;嶧城區、薛城區種植面積分別占全市的79.4%和19.4%。

(三)產業融合化發展不斷加快。石榴深加工、銷售相關企業發展到79家,王老吉(棗莊)大健康產業園落地運營。已開發石榴汁、石榴酒、石榴化妝品等系列產品30余種,石榴汁、石榴酒、石榴茶產品占全國市場份額分別為65%、40%、85%,石榴飲品國內市場占有率60%以上。年產盆景盆栽約30萬盆,從事石榴盆景產業人員3500余人,“石榴盆景栽培技藝”入選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國家4A級“冠世榴園風景名勝區”、大理峪石榴融創園等休閑園區不斷提升。全市石榴全產業鏈產值約40億元。

存在問題:一是山區適宜種植地塊零散,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生產水平相對較低,社會化服務水平有待提高。二是石榴精深加工產品附加值低,規模大、研發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數量偏少,石榴的保健、美容、醫藥等功能價值有待進一步挖掘。三是石榴產業與文化、旅游、教育、康養等業態融合不夠緊密,電子商務、現代交易、鄉村旅游等新業態發展滯后。四是“棗莊石榴”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等品牌體系建設尚不完善,品牌影響力和產業競爭力有待提升。五是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品牌利用不夠,農遺核心區經濟文化亮點不明顯,農遺良品品牌建設不完善,保護利用有待加強。

二、總體要求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做好品牌、提升品質,延長產業鏈,增強產業市場競爭力和綜合效益,帶動更多鄉親共同致富”的重要指示要求,錨定石榴產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致富,以全產業鏈建設為抓手,以增強產業市場競爭力和綜合效益為目標,按照“334”發展思路,聚焦擴種提質、延鏈培新、強品拓銷“三條主線”,突出集群布局、科技賦能、業態融合“三個關鍵”,健全組織、政策、要素、聯農機制“四個保障”,打好石榴產業牌、市場牌、科技牌和文化牌,做好棗莊石榴“土特產”文章,從賣產品提升為賣文化,將棗莊石榴從“小特產”升級為“大產業”,形成“全國石榴看棗莊、棗莊石榴譽全球”的產業發展新高地,推動農遺核心區文化體驗業態,實現榴業強、榴鄉美、榴農富,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棗莊模式。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堅持市場配置資源基礎性作用,尊重市場主體,激活資源要素,激發創新活力,引導社會資源廣泛參與。積極發揮政府引導性作用,強化政策扶持、宏觀調控、服務監管,統籌推進規劃實施。

延伸鏈條,跨界融合。加快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建設,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突出發展精深加工、物流貿易、休閑體驗、農遺文化體驗、文化創意、數字農業等業態。

要素集聚,協同推進。強化科技、資本、人才、知識、數據等要素集聚,打造產業集群核心引領區。協同推進各區聯動、差異發展,加快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創新引領,綠色發展。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著力推進種質資源創新利用、產業關鍵技術顛覆創新。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

培強主體,聯農帶農。培植石榴“鏈主”企業,健全強化各類經營主體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大戶種植園為引領、合作社為紐帶、龍頭企業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三)發展定位

全球石榴種質創新應用中心。依托石榴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加強國內外石榴種質資源交流合作,圍繞鮮食、加工、觀賞等石榴育種方向,加快“引育測繁推”良種一體化,構建石榴種質收集保護和開發利用體系。

全國石榴加工貿易集散中心。培育石榴加工產業園、盆栽盆景園,建設大型現代化石榴產品全國貿易集散中心,完善冷鏈保鮮設施,加強倉儲物流服務。建設石榴產業直播供應鏈基地,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網絡,形成“買全國、賣全國”貿易格局。

魯南石榴文化體驗和休閑觀光中心。依托冠世榴園風景區開發,突出核心區農遺文化、整合棗莊生態文化資源,開發生態度假、康體養生、文化創意等“石榴+”新業態、新模式,實現農業、生態、文化、教育、旅游等多要素融合。

(四)發展目標

到2026年,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經營體系基本健全,全產業鏈更加完整,科技裝備水平邁上新臺階,集約化標準化水平明顯提升。全市石榴種植面積穩定在12萬畝,鮮果產量達到7.5萬噸,深加工企業增加到20家,在園石榴盆景盆栽達到40萬盆,石榴產業總產值達到60億元。

到2030年,深加工企業達到25家,石榴盆景盆栽達到45萬盆,石榴產業從業人員達到3萬人、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萬元,產業總產值達到100億元,形成全要素集聚、全產業融合、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的發展格局。

到2035年,資源要素充分激活,產業發展高度融合,綠色生產全面實現,設施裝備國際一流,建成國際化石榴產業引領區。石榴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到140億元以上。

主要發展目標表

指標名稱

基期值

目標值

一級

二級

2023年

2026年

2030年

2035年

 

產業

融合

種植面積(萬畝)

12.00

12.08

12.08

12.08

 

總產量(萬噸)

6.0

7.5

8.0

9.0

 

全產業鏈產值(億元)

40

60

100

140

 

其中:一產產值

4.8

6.0

8.3

10.0

 

二產產值

15.0

23.0

44.5

70.0

 

三產產值

20.2

31.0

47.2

60.0

 

石榴盆景盆栽(萬盆)

30

40

45

45

 

科技

裝備

良種覆蓋率(%)

80

85

95

99

 

省級以上研發平臺數量(個)

7

9

12

16

 

綠色

發展

綠色食品與有機產品認證面積(畝)

3500

5000

7000

12000

質量安全追溯管理比例(%)

30

40

55

70

經營

品牌

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占比(%)

52

60

70

80

加工企業數量(家)

11

20

25

30

聯農

帶農

從事石榴產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0000

38000

50000

65000

帶動就業人數(人)

20000

25000

30000

40000

 

三、發展布局

立足棗莊石榴產業優勢基礎和資源環境條件,按照突出特色、差異發展、區域聯動思路,構建形成“一核引領、兩軸輻射、三園精品、三區聯動”的發展格局。“一核引領”即以嶧城區榴園鎮為核心;“兩軸輻射”即以鳳凰綠道和榴園綠道為輻射發展軸線;“三園精品”即科學布局種植標準園、加工產業園、盆景盆栽園;“三區聯動”即以嶧城區為核心引領區,薛城區、市中區、高新區為重點發展區,滕州市、山亭區、臺兒莊區為輻射帶動區。

(一)一核引領。發揮嶧城區榴園鎮石榴產業集聚優勢,加快傳統種植園標準化、數字化改造,新建一批高標準種植示范園,做大做強石榴盆景盆栽產業。依托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園、亞太石榴酒、美果來等石榴加工企業,加快石榴精深加工產品研發和新產品生產線建設,強化石榴精深加工及配套服務領域招商引資,打造以精深加工、智慧物流、市場交易、電商服務、種業研發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石榴產業集聚區。深入挖掘古石榴國家級森林公園、石榴栽培系統農業文化遺產資源、鄉村旅游資源、嶧縣歷史文化等潛力,積極推進“冠世榴園”5A級景區創建。

(二)兩軸輻射。以鳳凰綠道、榴園綠道為輻射發展軸線,沿線串聯嶧城區、薛城區、市中區、高新區的石榴種植園、盆景園等休閑農業資源,萬福園、大理峪石榴融創園、石榴博覽園、青檀寺等文化資源,賈泉村、王府山村、張莊村等鄉村旅游資源,拓展休閑觀光、健康養生、農遺科普、民宿體驗等多元功能,打造全國獨具特色的石榴文化旅游精品線路。

(三)三園精品。科學布局精品園區,形成產業集聚發展態勢:一是培育精品標準園,以嶧城區、薛城區、市中區、高新區為重點,輻射帶動滕州市、山亭區、臺兒莊區,推動傳統種植園區標準化改造升級,加快新種植標準園、現代設施種植園建設。二是壯大加工產業園,以嶧城區、薛城區、市中區、高新區為重點,培育壯大現有加工企業,招引石榴精深加工企業、物流交易等配套服務企業等集聚發展,形成石榴精深加工產業集群。三是提升盆景盆栽園,以嶧城區、薛城區為重點,市中區、高新區為補充,加大對盆景盆栽企業、手藝人扶持力度,打造盆景盆栽產業帶,有效開發盆景盆栽多元價值,加快培育引進一批新企業、新主體,提高盆景盆栽產業內生動力和競爭力。

(四)三區聯動。核心引領區強化石榴智慧標準種植、精深加工、交易流通、農遺科普、文旅開發等功能引領作用,重點發展區重點培育石榴標準種植、加工和文旅開發等產業,輻射帶動區因地制宜增加道路沿線和庭院種植面積,發展石榴旅游等業態。

棗莊石榴特色產業發展規劃 (2024-2035年)

棗莊石榴產業空間布局圖

四、重點任務

圍繞品種更新、標準化生產、綠色化品控、規模化經營、社會化服務、梯次化加工、品牌化營銷等重點環節,加快要素賦能、科技賦能、數字賦能,推進棗莊石榴產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一)穩步推進石榴標準化精品基地建設。推進石榴種植規模化、標準化、精品化,爭創“棗莊石榴”全產業鏈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示范基地。鞏固嶧城區、薛城區石榴種植重點發展區優勢,以榴園鎮、沙溝鎮為重點,建設一批高標準種植示范園,推進種植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數字化。探索石榴-中草藥、石榴-大豆(花生)、石榴-牧草等高效種植模式,推廣應用輕簡高效機械化栽培,發展果園節水灌溉設施,推廣適應不同石榴品種的植保裝備。鼓勵發展設施石榴種植園區,通過優化設施結構類型、優選設施專用品種、配套設施栽培工藝與裝備,建設高標準設施石榴示范基地。推進市中區、高新區、臺兒莊區、山亭區、滕州市石榴種植培育潛力,因地制宜適度發展石榴小規模分散種植、盆景盆栽、庭院經濟,培育擁有石榴元素的農遺科普、文旅、文創產業,爭創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到2026年,新栽植石榴100萬株,石榴種植面積穩定在12萬畝。

(二)加快建設石榴盆景盆栽和苗木基地。擴大石榴盆景盆栽規模,積極推進西起榴園鎮賈泉村、東至國道G206的石榴盆景產業帶建設,扶持建設一批石榴盆景盆栽精品園,加快推動盆景向標準化、集約化、微型化轉型。創新制作工藝,開發更多新穎的石榴觀賞藝術產品,實現石榴盆景小型化和特色旅游產品化,爭創國家級非遺。深入挖掘石榴文化內涵,打造“中國石榴盆景之都”特色品牌。舉辦或參加國際國內產品展銷會,提升石榴盆景盆栽知名度,打造集電商、生態、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石榴盆景特色集聚區。發揮種質資源優勢,壯大石榴苗木產業,發展優質石榴苗木繁育基地,拓展棗莊石榴綠化苗木市場。到2026年,建設石榴盆景盆栽精品園20處以上,盆景盆栽數量達到40萬盆;到2030年,盆景盆栽數量達到45萬盆。

(三)加快構建石榴“產學研育繁推”體系。加強新優品種培育、省力化栽培、果園機械研發等卡脖子技術攻關,加快形成一批突破性成果并轉化應用。支持建設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石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石榴產業技術研究院等載體,鼓勵建設省級技術創新平臺,支持申報院士工作站,探索搭建石榴種苗培育、產品研發和成果轉化綜合平臺。實施石榴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綜合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強國家石榴種質資源圃建設,加強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與創新利用,選育一批早熟、抗寒、抗病蟲害、軟籽、耐儲、出汁率高、裂果率低的優質石榴新品種,形成一批種質創新突破性成果。高標準建設石榴種苗繁育中心,大力培育省力省工宜機化優良苗木,建設石榴區域性良種苗木繁育基地,提高育苗科技含量。實施數字農業突破行動,加大石榴產業數字化現代設施建設力度,推廣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和農機裝備應用,實現智慧化管理、智能化生產。利用“全國石榴數據資源”平臺,構建石榴產業監測預警模型,通過數據采集、處理、應用,實現數字賦能。到2026年,力爭石榴種質資源保存總數達到530份以上,石榴新品種授權2個以上,建設石榴數字果園2處;到2030年,育成代表性石榴新品種3-5個,建設石榴數字果園8處;到2035年,育成代表性石榴新品種5-10個,獲得省級以上科技成果3-5項。

(四)加快完善石榴產品梯次加工體系。細分石榴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產物利用加工領域,強化企業技術研發平臺建設,加快石榴衍生產品研發創新和產業化。引導規模經營主體圍繞石榴果品分級、貯藏、包裝、運輸等環節,建設產地采后處理中心。支持加工型石榴基地開展果品分選、清洗、包裝等初級加工。提升石榴汁、石榴酒、石榴茶等產品產能,加快石榴保健品、藥品、化妝品等高附加值產品研發制造。加強果皮、籽、葉等石榴副產物產品研發,開展副產物二度深層提取開發。發揮棗莊學院應用型大學優勢,利用好省石榴精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石榴資源綜合開發工程實驗室兩個省級研發平臺,引導企業聯合棗莊學院“現代健康產業學院”開發功能型食品。發揮嶧城區亞太石榴酒、美果來、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園、嶧州生物科技等石榴加工企業集聚優勢,引導精深加工、智慧物流、交易和電商、科研育種等企業在嶧城區集聚,打造棗莊石榴加工及配套產業核心區。支持薛城區、市中區、高新區依托晟達菲爾、澳進飲料、養力多等加工企業,建設石榴加工產業集聚區。突出嶧城區石榴加工及配套產業核心區地位,輻射帶動薛城區、市中區、高新區加工產業發展,打造石榴產業集群。到2026年,石榴加工企業達到20家以上,加工業產值達到23億元;到2030年,石榴加工企業達到25家以上,加工業產值達到44.5億元。

(五)加快提升石榴冷鏈物流與貿易體系。完善石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加強冷藏設施配套建設,加快老舊設施改造升級,提高現有冷藏保鮮設施利用率。高標準建設中國棗莊石榴綜合交易中心和大型現代化全國石榴貿易集散中心,完善冷鏈保鮮設施,加強倉儲物流服務,打造云倉儲、云物流、云服務智慧物流新模式,配備智能倉儲區、物流運營區、物流智能調配中心、跨境商品直銷中心等,為全國各地石榴商戶提供線上智慧貿易和線下展示貿易市場。實施“互聯網+石榴”計劃,建設石榴產業電商直播基地,鼓勵企業線上與知名電商平臺合作開設“棗莊石榴旗艦店”。利用“齊魯農超”農副產品展示交易平臺以及網紅帶貨等新營銷模式,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網絡。

(六)加快推進石榴產業跨界融合發展。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進石榴產業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培育農文旅綜合體,推動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核心區多業態發展。實施冠世榴園路網提升工程,支持冠世榴園按照5A景區標準改造提升,打造高品質特色景區。積極推動鳳凰綠道、榴園綠道沿線鄉鎮,古石榴國家森林公園(仙壇山片區)融入冠世榴園景區建設。串聯森林康養基地、歷史文化景點、美麗鄉村、古石榴園區、石榴盆景園區等資源,打造石榴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打造全國石榴文旅休閑觀光中心、全國知名石榴文化旅游目的地。發展“石榴+旅游”“石榴+康養”“石榴+研學”“石榴+體育”等新業態,打造生態度假、康體養生、文化創意等旅游新產品。開發石榴主題系列文創產品,孵化一批文創IP,建設石榴文創小鎮、石榴文化特色街區等文創平臺,打造全國知名石榴文創產品中心。加快中國石榴書畫寫生創作基地建設,舉辦石榴文化論壇、書畫攝影展、文創產品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舉辦冠世榴園國際馬拉松賽、石榴產業發展大會等世界性、全國性展會活動。

(七)加快構建石榴品牌營銷體系。構建“農遺品牌+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品牌體系,政府和行業協會牽頭用好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金字招牌,申創“棗莊石榴”國家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積極開展商標注冊與品牌創建。加強“兩品一標”認證力度,鞏固“嶧城石榴”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和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優勢,申報“嶧城石榴”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國家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立區域公用品牌授權管理使用制度,加強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監管。開展石榴品牌評定,完善棗莊石榴品牌目錄,擴大品牌產品方陣。加強品牌文化建設,講好品牌故事,設計好品牌形象,加強品牌宣傳推廣。加大品牌培育支持力度,對入選全國百強的區域公用品牌、知名企業品牌等持有主體給予傾斜支持,對成功申報省級及以上名牌產品經營主體給予獎勵。

(八)加快培育壯大石榴產業經營主體。培植石榴“鏈主”企業,開展“領航型”企業培育計劃,篩選石榴產業領域領軍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培育國家級、省級石榴產業化龍頭企業。探索組建棗莊石榴產業化聯合體,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大戶種植園為引領、合作社為紐帶、龍頭企業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支持石榴種植戶開展農遺文化保護傳承,推廣石榴種植“半托管”“全托管”模式,將石榴種植戶納入現代農業發展鏈條,提高產業輻射帶動能力。推動組建石榴產業聯盟,深化科企融合,激發創新優勢,爭取行業話語權。鼓勵有條件的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有條件的鎮街成立石榴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推進國家、省、市級示范社聯創。培育新型服務主體,扶持果園統防統治服務專業組織、農機社會化服務專業組織等社會化服務組織和專業團隊發展。到2026年,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3家,省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范社達到5家;到2030年,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5家,省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范社達到8家。

(九)加快培育石榴產業高素質人才隊伍。加強石榴產業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強化產業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引育。優化完善人才引育政策,通過全職引進、柔性合作、揭榜掛帥、創辦企業等方式引進一批石榴產業高層次人才。積極引進石榴產業領域管理、科研、營銷、文化傳承、文創、大數據等專業人才,建立石榴產業專業人才庫。支持專業人才承擔省級科技項目,符合條件的可推薦申報泰山人才工程。建立人才評聘激勵機制,培養壯大石榴產業農技推廣人才、文化傳承人才、企業職業技能人才、新型農村電商人才和高素質農民隊伍,支持參加鄉村之星選拔。每年評選一批石榴“土專家”“石榴創業能手”等,給予適當獎勵。在石榴主產區建立專家駐點制度,派強用好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

 

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棗莊石榴特色產業發展規劃 (2024-2035年)

2024-10-23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點擊:

棗莊石榴特色產業發展規劃

?(2024-2035年)

 

石榴被稱為“天下之奇樹,九州之名果”,具有極高的營養、觀賞和藥用價值。棗莊是“中國石榴之鄉”、全國七大石榴主產區之一,石榴已發展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土特產”。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棗莊時重要指示要求,做大做強棗莊石榴“土特產”,根據《關于支持棗莊石榴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魯政辦字〔2024〕11號)》,結合棗莊石榴產業發展實際,編制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

棗莊石榴有2000多年栽培歷史,現存上百年石榴古樹3萬余株,獲得“山東古石榴國家森林公園”“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等殊榮,被譽為“中國生態石榴之都”。“嶧城石榴”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雙認證。

(一)種質保護與創新成效顯著。建成目前國內唯一石榴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保存種質資源473份,總量居全國首位,世界第四。近年培育國審石榴良種1個、省審石榴良種18個、石榴新品種權10個,石榴新品種數量全國領先。石榴育種逐步向滿足鮮食、加工、觀賞等多功能需求拓展。“太空石榴”育成標志著育種手段從常規育種向太空誘變育種轉變。

(二)標準化規模化種植穩步發展。制定發布《石榴生產技術規程》《無公害石榴生產技術規程》等地方標準,參與起草石榴產業行業標準2項、省級地方標準1項、市級地方標準11項。棗莊加快推進貧瘠山坡地、撂荒地、林地等適宜地塊“應植盡植”,鼓勵和引導農戶通過集體林地流轉等方式,實行“整村推進、連片種植”,發展石榴種植專業村36個,種植主體近3500個。棗莊全市石榴種植面積12萬畝,鮮果產量約6萬噸,其中山地種植面積約占92%;嶧城區、薛城區種植面積分別占全市的79.4%和19.4%。

(三)產業融合化發展不斷加快。石榴深加工、銷售相關企業發展到79家,王老吉(棗莊)大健康產業園落地運營。已開發石榴汁、石榴酒、石榴化妝品等系列產品30余種,石榴汁、石榴酒、石榴茶產品占全國市場份額分別為65%、40%、85%,石榴飲品國內市場占有率60%以上。年產盆景盆栽約30萬盆,從事石榴盆景產業人員3500余人,“石榴盆景栽培技藝”入選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國家4A級“冠世榴園風景名勝區”、大理峪石榴融創園等休閑園區不斷提升。全市石榴全產業鏈產值約40億元。

存在問題:一是山區適宜種植地塊零散,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生產水平相對較低,社會化服務水平有待提高。二是石榴精深加工產品附加值低,規模大、研發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數量偏少,石榴的保健、美容、醫藥等功能價值有待進一步挖掘。三是石榴產業與文化、旅游、教育、康養等業態融合不夠緊密,電子商務、現代交易、鄉村旅游等新業態發展滯后。四是“棗莊石榴”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等品牌體系建設尚不完善,品牌影響力和產業競爭力有待提升。五是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品牌利用不夠,農遺核心區經濟文化亮點不明顯,農遺良品品牌建設不完善,保護利用有待加強。

二、總體要求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做好品牌、提升品質,延長產業鏈,增強產業市場競爭力和綜合效益,帶動更多鄉親共同致富”的重要指示要求,錨定石榴產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致富,以全產業鏈建設為抓手,以增強產業市場競爭力和綜合效益為目標,按照“334”發展思路,聚焦擴種提質、延鏈培新、強品拓銷“三條主線”,突出集群布局、科技賦能、業態融合“三個關鍵”,健全組織、政策、要素、聯農機制“四個保障”,打好石榴產業牌、市場牌、科技牌和文化牌,做好棗莊石榴“土特產”文章,從賣產品提升為賣文化,將棗莊石榴從“小特產”升級為“大產業”,形成“全國石榴看棗莊、棗莊石榴譽全球”的產業發展新高地,推動農遺核心區文化體驗業態,實現榴業強、榴鄉美、榴農富,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棗莊模式。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堅持市場配置資源基礎性作用,尊重市場主體,激活資源要素,激發創新活力,引導社會資源廣泛參與。積極發揮政府引導性作用,強化政策扶持、宏觀調控、服務監管,統籌推進規劃實施。

延伸鏈條,跨界融合。加快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建設,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突出發展精深加工、物流貿易、休閑體驗、農遺文化體驗、文化創意、數字農業等業態。

要素集聚,協同推進。強化科技、資本、人才、知識、數據等要素集聚,打造產業集群核心引領區。協同推進各區聯動、差異發展,加快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創新引領,綠色發展。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著力推進種質資源創新利用、產業關鍵技術顛覆創新。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

培強主體,聯農帶農。培植石榴“鏈主”企業,健全強化各類經營主體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大戶種植園為引領、合作社為紐帶、龍頭企業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三)發展定位

全球石榴種質創新應用中心。依托石榴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加強國內外石榴種質資源交流合作,圍繞鮮食、加工、觀賞等石榴育種方向,加快“引育測繁推”良種一體化,構建石榴種質收集保護和開發利用體系。

全國石榴加工貿易集散中心。培育石榴加工產業園、盆栽盆景園,建設大型現代化石榴產品全國貿易集散中心,完善冷鏈保鮮設施,加強倉儲物流服務。建設石榴產業直播供應鏈基地,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網絡,形成“買全國、賣全國”貿易格局。

魯南石榴文化體驗和休閑觀光中心。依托冠世榴園風景區開發,突出核心區農遺文化、整合棗莊生態文化資源,開發生態度假、康體養生、文化創意等“石榴+”新業態、新模式,實現農業、生態、文化、教育、旅游等多要素融合。

(四)發展目標

到2026年,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經營體系基本健全,全產業鏈更加完整,科技裝備水平邁上新臺階,集約化標準化水平明顯提升。全市石榴種植面積穩定在12萬畝,鮮果產量達到7.5萬噸,深加工企業增加到20家,在園石榴盆景盆栽達到40萬盆,石榴產業總產值達到60億元。

到2030年,深加工企業達到25家,石榴盆景盆栽達到45萬盆,石榴產業從業人員達到3萬人、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萬元,產業總產值達到100億元,形成全要素集聚、全產業融合、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的發展格局。

到2035年,資源要素充分激活,產業發展高度融合,綠色生產全面實現,設施裝備國際一流,建成國際化石榴產業引領區。石榴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到140億元以上。

主要發展目標表

指標名稱

基期值

目標值

一級

二級

2023年

2026年

2030年

2035年

 

產業

融合

種植面積(萬畝)

12.00

12.08

12.08

12.08

 

總產量(萬噸)

6.0

7.5

8.0

9.0

 

全產業鏈產值(億元)

40

60

100

140

 

其中:一產產值

4.8

6.0

8.3

10.0

 

二產產值

15.0

23.0

44.5

70.0

 

三產產值

20.2

31.0

47.2

60.0

 

石榴盆景盆栽(萬盆)

30

40

45

45

 

科技

裝備

良種覆蓋率(%)

80

85

95

99

 

省級以上研發平臺數量(個)

7

9

12

16

 

綠色

發展

綠色食品與有機產品認證面積(畝)

3500

5000

7000

12000

質量安全追溯管理比例(%)

30

40

55

70

經營

品牌

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占比(%)

52

60

70

80

加工企業數量(家)

11

20

25

30

聯農

帶農

從事石榴產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0000

38000

50000

65000

帶動就業人數(人)

20000

25000

30000

40000

 

三、發展布局

立足棗莊石榴產業優勢基礎和資源環境條件,按照突出特色、差異發展、區域聯動思路,構建形成“一核引領、兩軸輻射、三園精品、三區聯動”的發展格局。“一核引領”即以嶧城區榴園鎮為核心;“兩軸輻射”即以鳳凰綠道和榴園綠道為輻射發展軸線;“三園精品”即科學布局種植標準園、加工產業園、盆景盆栽園;“三區聯動”即以嶧城區為核心引領區,薛城區、市中區、高新區為重點發展區,滕州市、山亭區、臺兒莊區為輻射帶動區。

(一)一核引領。發揮嶧城區榴園鎮石榴產業集聚優勢,加快傳統種植園標準化、數字化改造,新建一批高標準種植示范園,做大做強石榴盆景盆栽產業。依托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園、亞太石榴酒、美果來等石榴加工企業,加快石榴精深加工產品研發和新產品生產線建設,強化石榴精深加工及配套服務領域招商引資,打造以精深加工、智慧物流、市場交易、電商服務、種業研發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石榴產業集聚區。深入挖掘古石榴國家級森林公園、石榴栽培系統農業文化遺產資源、鄉村旅游資源、嶧縣歷史文化等潛力,積極推進“冠世榴園”5A級景區創建。

(二)兩軸輻射。以鳳凰綠道、榴園綠道為輻射發展軸線,沿線串聯嶧城區、薛城區、市中區、高新區的石榴種植園、盆景園等休閑農業資源,萬福園、大理峪石榴融創園、石榴博覽園、青檀寺等文化資源,賈泉村、王府山村、張莊村等鄉村旅游資源,拓展休閑觀光、健康養生、農遺科普、民宿體驗等多元功能,打造全國獨具特色的石榴文化旅游精品線路。

(三)三園精品。科學布局精品園區,形成產業集聚發展態勢:一是培育精品標準園,以嶧城區、薛城區、市中區、高新區為重點,輻射帶動滕州市、山亭區、臺兒莊區,推動傳統種植園區標準化改造升級,加快新種植標準園、現代設施種植園建設。二是壯大加工產業園,以嶧城區、薛城區、市中區、高新區為重點,培育壯大現有加工企業,招引石榴精深加工企業、物流交易等配套服務企業等集聚發展,形成石榴精深加工產業集群。三是提升盆景盆栽園,以嶧城區、薛城區為重點,市中區、高新區為補充,加大對盆景盆栽企業、手藝人扶持力度,打造盆景盆栽產業帶,有效開發盆景盆栽多元價值,加快培育引進一批新企業、新主體,提高盆景盆栽產業內生動力和競爭力。

(四)三區聯動。核心引領區強化石榴智慧標準種植、精深加工、交易流通、農遺科普、文旅開發等功能引領作用,重點發展區重點培育石榴標準種植、加工和文旅開發等產業,輻射帶動區因地制宜增加道路沿線和庭院種植面積,發展石榴旅游等業態。

棗莊石榴特色產業發展規劃 (2024-2035年)

棗莊石榴產業空間布局圖

四、重點任務

圍繞品種更新、標準化生產、綠色化品控、規模化經營、社會化服務、梯次化加工、品牌化營銷等重點環節,加快要素賦能、科技賦能、數字賦能,推進棗莊石榴產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一)穩步推進石榴標準化精品基地建設。推進石榴種植規模化、標準化、精品化,爭創“棗莊石榴”全產業鏈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示范基地。鞏固嶧城區、薛城區石榴種植重點發展區優勢,以榴園鎮、沙溝鎮為重點,建設一批高標準種植示范園,推進種植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數字化。探索石榴-中草藥、石榴-大豆(花生)、石榴-牧草等高效種植模式,推廣應用輕簡高效機械化栽培,發展果園節水灌溉設施,推廣適應不同石榴品種的植保裝備。鼓勵發展設施石榴種植園區,通過優化設施結構類型、優選設施專用品種、配套設施栽培工藝與裝備,建設高標準設施石榴示范基地。推進市中區、高新區、臺兒莊區、山亭區、滕州市石榴種植培育潛力,因地制宜適度發展石榴小規模分散種植、盆景盆栽、庭院經濟,培育擁有石榴元素的農遺科普、文旅、文創產業,爭創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到2026年,新栽植石榴100萬株,石榴種植面積穩定在12萬畝。

(二)加快建設石榴盆景盆栽和苗木基地。擴大石榴盆景盆栽規模,積極推進西起榴園鎮賈泉村、東至國道G206的石榴盆景產業帶建設,扶持建設一批石榴盆景盆栽精品園,加快推動盆景向標準化、集約化、微型化轉型。創新制作工藝,開發更多新穎的石榴觀賞藝術產品,實現石榴盆景小型化和特色旅游產品化,爭創國家級非遺。深入挖掘石榴文化內涵,打造“中國石榴盆景之都”特色品牌。舉辦或參加國際國內產品展銷會,提升石榴盆景盆栽知名度,打造集電商、生態、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石榴盆景特色集聚區。發揮種質資源優勢,壯大石榴苗木產業,發展優質石榴苗木繁育基地,拓展棗莊石榴綠化苗木市場。到2026年,建設石榴盆景盆栽精品園20處以上,盆景盆栽數量達到40萬盆;到2030年,盆景盆栽數量達到45萬盆。

(三)加快構建石榴“產學研育繁推”體系。加強新優品種培育、省力化栽培、果園機械研發等卡脖子技術攻關,加快形成一批突破性成果并轉化應用。支持建設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石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石榴產業技術研究院等載體,鼓勵建設省級技術創新平臺,支持申報院士工作站,探索搭建石榴種苗培育、產品研發和成果轉化綜合平臺。實施石榴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綜合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強國家石榴種質資源圃建設,加強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與創新利用,選育一批早熟、抗寒、抗病蟲害、軟籽、耐儲、出汁率高、裂果率低的優質石榴新品種,形成一批種質創新突破性成果。高標準建設石榴種苗繁育中心,大力培育省力省工宜機化優良苗木,建設石榴區域性良種苗木繁育基地,提高育苗科技含量。實施數字農業突破行動,加大石榴產業數字化現代設施建設力度,推廣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和農機裝備應用,實現智慧化管理、智能化生產。利用“全國石榴數據資源”平臺,構建石榴產業監測預警模型,通過數據采集、處理、應用,實現數字賦能。到2026年,力爭石榴種質資源保存總數達到530份以上,石榴新品種授權2個以上,建設石榴數字果園2處;到2030年,育成代表性石榴新品種3-5個,建設石榴數字果園8處;到2035年,育成代表性石榴新品種5-10個,獲得省級以上科技成果3-5項。

(四)加快完善石榴產品梯次加工體系。細分石榴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產物利用加工領域,強化企業技術研發平臺建設,加快石榴衍生產品研發創新和產業化。引導規模經營主體圍繞石榴果品分級、貯藏、包裝、運輸等環節,建設產地采后處理中心。支持加工型石榴基地開展果品分選、清洗、包裝等初級加工。提升石榴汁、石榴酒、石榴茶等產品產能,加快石榴保健品、藥品、化妝品等高附加值產品研發制造。加強果皮、籽、葉等石榴副產物產品研發,開展副產物二度深層提取開發。發揮棗莊學院應用型大學優勢,利用好省石榴精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石榴資源綜合開發工程實驗室兩個省級研發平臺,引導企業聯合棗莊學院“現代健康產業學院”開發功能型食品。發揮嶧城區亞太石榴酒、美果來、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園、嶧州生物科技等石榴加工企業集聚優勢,引導精深加工、智慧物流、交易和電商、科研育種等企業在嶧城區集聚,打造棗莊石榴加工及配套產業核心區。支持薛城區、市中區、高新區依托晟達菲爾、澳進飲料、養力多等加工企業,建設石榴加工產業集聚區。突出嶧城區石榴加工及配套產業核心區地位,輻射帶動薛城區、市中區、高新區加工產業發展,打造石榴產業集群。到2026年,石榴加工企業達到20家以上,加工業產值達到23億元;到2030年,石榴加工企業達到25家以上,加工業產值達到44.5億元。

(五)加快提升石榴冷鏈物流與貿易體系。完善石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加強冷藏設施配套建設,加快老舊設施改造升級,提高現有冷藏保鮮設施利用率。高標準建設中國棗莊石榴綜合交易中心和大型現代化全國石榴貿易集散中心,完善冷鏈保鮮設施,加強倉儲物流服務,打造云倉儲、云物流、云服務智慧物流新模式,配備智能倉儲區、物流運營區、物流智能調配中心、跨境商品直銷中心等,為全國各地石榴商戶提供線上智慧貿易和線下展示貿易市場。實施“互聯網+石榴”計劃,建設石榴產業電商直播基地,鼓勵企業線上與知名電商平臺合作開設“棗莊石榴旗艦店”。利用“齊魯農超”農副產品展示交易平臺以及網紅帶貨等新營銷模式,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網絡。

(六)加快推進石榴產業跨界融合發展。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進石榴產業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培育農文旅綜合體,推動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核心區多業態發展。實施冠世榴園路網提升工程,支持冠世榴園按照5A景區標準改造提升,打造高品質特色景區。積極推動鳳凰綠道、榴園綠道沿線鄉鎮,古石榴國家森林公園(仙壇山片區)融入冠世榴園景區建設。串聯森林康養基地、歷史文化景點、美麗鄉村、古石榴園區、石榴盆景園區等資源,打造石榴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打造全國石榴文旅休閑觀光中心、全國知名石榴文化旅游目的地。發展“石榴+旅游”“石榴+康養”“石榴+研學”“石榴+體育”等新業態,打造生態度假、康體養生、文化創意等旅游新產品。開發石榴主題系列文創產品,孵化一批文創IP,建設石榴文創小鎮、石榴文化特色街區等文創平臺,打造全國知名石榴文創產品中心。加快中國石榴書畫寫生創作基地建設,舉辦石榴文化論壇、書畫攝影展、文創產品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舉辦冠世榴園國際馬拉松賽、石榴產業發展大會等世界性、全國性展會活動。

(七)加快構建石榴品牌營銷體系。構建“農遺品牌+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品牌體系,政府和行業協會牽頭用好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金字招牌,申創“棗莊石榴”國家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積極開展商標注冊與品牌創建。加強“兩品一標”認證力度,鞏固“嶧城石榴”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和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優勢,申報“嶧城石榴”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國家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立區域公用品牌授權管理使用制度,加強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監管。開展石榴品牌評定,完善棗莊石榴品牌目錄,擴大品牌產品方陣。加強品牌文化建設,講好品牌故事,設計好品牌形象,加強品牌宣傳推廣。加大品牌培育支持力度,對入選全國百強的區域公用品牌、知名企業品牌等持有主體給予傾斜支持,對成功申報省級及以上名牌產品經營主體給予獎勵。

(八)加快培育壯大石榴產業經營主體。培植石榴“鏈主”企業,開展“領航型”企業培育計劃,篩選石榴產業領域領軍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培育國家級、省級石榴產業化龍頭企業。探索組建棗莊石榴產業化聯合體,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大戶種植園為引領、合作社為紐帶、龍頭企業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支持石榴種植戶開展農遺文化保護傳承,推廣石榴種植“半托管”“全托管”模式,將石榴種植戶納入現代農業發展鏈條,提高產業輻射帶動能力。推動組建石榴產業聯盟,深化科企融合,激發創新優勢,爭取行業話語權。鼓勵有條件的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有條件的鎮街成立石榴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推進國家、省、市級示范社聯創。培育新型服務主體,扶持果園統防統治服務專業組織、農機社會化服務專業組織等社會化服務組織和專業團隊發展。到2026年,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3家,省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范社達到5家;到2030年,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5家,省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范社達到8家。

(九)加快培育石榴產業高素質人才隊伍。加強石榴產業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強化產業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引育。優化完善人才引育政策,通過全職引進、柔性合作、揭榜掛帥、創辦企業等方式引進一批石榴產業高層次人才。積極引進石榴產業領域管理、科研、營銷、文化傳承、文創、大數據等專業人才,建立石榴產業專業人才庫。支持專業人才承擔省級科技項目,符合條件的可推薦申報泰山人才工程。建立人才評聘激勵機制,培養壯大石榴產業農技推廣人才、文化傳承人才、企業職業技能人才、新型農村電商人才和高素質農民隊伍,支持參加鄉村之星選拔。每年評選一批石榴“土專家”“石榴創業能手”等,給予適當獎勵。在石榴主產區建立專家駐點制度,派強用好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两根一起进3p做受视频|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爽| 午夜性爽快|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乱码| 内射爽无广熟女亚洲| 可播放的男男freemovie| 久久精品无码精品免费专区|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ppx人交|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极品尤物被啪到呻吟喷水|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在线观看的av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日韩经典午夜福利发布|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 高清无码视频直接看|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18禁网站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国模吧双双大尺度炮交gogo| 国产美女高潮流白浆视频|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 最近最好看的2018中文字幕电视剧 |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琪琪|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国产免费av片在线看|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爱情岛论坛永久免费线路| 色www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 三年片大全视频| 欧美裸体xxxx极品少妇| 波多野结衣a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