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數字化提升提速全產業鏈發展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6-10 點擊:次
加快數字化提升
提速全產業鏈發展
作為傳統優勢產業,溫州鞋革產業擁有7個中國名牌產品、82枚中國馳名商標、“中國鞋都”等多張國字號金名片。但近年來,我市鞋革產業發展進入瓶頸期。
2020年全市新實施智能化技改項目1294個,其中鞋革產業項目77個,僅占6%;行業規上企業智能化技改覆蓋率11.6%,低于全市10個百分點;全市新增工業機器人2209臺,其中鞋革產業98臺,僅占4.4%;63個浙江省“四個百項”重點技改示范項目,鞋革產業僅巨一集團年產1800萬雙皮鞋和紅蜻蜓集團年產500萬雙功能型皮鞋技改項目2個入選。實施數字化改造是我市鞋革產業改造提升的有效途徑,也是突破發展瓶頸的必然選擇。
根據《溫州市鞋業改造提升2021年工作方案》,今年,我市將在設計研發、生產制造、質量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數字化提升。我市將加大對產品設計、智能制造、鞋材研發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圍繞設計、研發、鑒定、生產等產業鏈條,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大力推進機器換人、兩化融合,支持企業智能化改造,實施“機器人+”戰略,全面推廣鞋業生產企業智能化改造;探索開發鞋產業“大腦”,打造鹿城鞋產業定制云平臺。
2021年,爭創3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完成智能化診斷項目260個,實施智能化技改項目245個以上,新增工業機器人500臺以上,培育市級智能化技改試點示范項目5個以上。
推進集群化發展
擴大全產業鏈影響
舉辦“中國鞋都”鞋類采購節,是我市打造“世界鞋都”的舉措之一。自2019年以來,鹿城區連續舉辦“中國鞋都”采購節。去年,雖遭遇新冠疫情帶來的市場寒流,仍相繼舉辦三屆采購節,吸引全國客商超10萬人次,現場訂單1400萬雙,成交金額近15億元,在助力復工復產中發揮重要作用。今年,采購節將持續提升,爭取吸引廣州、成都、晉江等鞋業資源進一步集聚溫州。
辦好像“中國鞋都”鞋類采購節這樣的大型節慶活動,是我市推進鞋革產業集群化發展的重要一環,對于進一步擴大溫州鞋業的國際知名度和全球影響力來說意義重大。今年,我市將以“中國鞋都”20周年慶為契機,辦好鞋都20周年慶系列活動,吹響“中國鞋都”向“世界鞋都”跨越發展的沖鋒號。
此外,打造一批產業平臺、引育一批鏈主企業、發展一批配套產業也將成為我市推進鞋革產業集群化發展的重要抓手。著力打造“溫州G104時尚走廊”亮點區塊,形成一條可看、可玩、可游、可消費的工業旅游路線;持續實施龍頭企業培育工程,以龍頭企業為引領,以“隱形冠軍”“專精特新”為主攻方向,延伸上下游產業鏈,帶動行業內中小企業共同發展;招引一批與鞋業龍頭企業密切相關的配套項目,實現鞋類重大項目招引“零”突破。
提高服務化水平
引領全產業鏈升級
早在兩年前,鹿城區即力邀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溫州研究所落戶“中國鞋都”二期,主導建立鞋類設計研發與智能制造產業鏈公共服務平臺。
如今,這座以U型鞋幫為標識的智造U谷,已經正式運行。它打造的新材料圖書館,為鞋品時尚設計提供最前沿、最實時的流行資訊;它提供的智能生產車間,為中小鞋企提供“人才共享、設備共享”;它依托的研究院人才和行業大佬,致力于為溫州鞋企提供智能制造診斷與方案服務。
《溫州市鞋業改造提升2021年工作方案》明確指出,溫州鞋革產業要提高服務化水平,主要體現在賦能提升服務平臺、著力培育共享制造、強化專業人才支撐。這意味著,像智造U谷這樣的產業服務平臺將在我市廣泛落地。
提高產業服務化水平,對于中小微企業發展來說尤為關鍵。為此,我市將支持企業、公共服務機構、研發團隊和金融機構等采取技術聯盟等方式,研發、突破鞋業智能化生產重點環節和關鍵技術,或引進國內國際上技術領先、設備先進的智能生產線,結合5G技術和應用,創建共享車間,培育發展共享型制造,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智能制造加工服務,有效減輕中小微企業新技術新設備投入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