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互聯網“跑”進千億級產業圈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2-26 點擊:次
互聯網產業是海南省十二大重點產業之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要求“以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貿易等為重點發展信息產業”,《海南省關于制定十四五規劃和遠景目標的建議》也要求積極發展電子信息制造產業,以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貿易等為重點,依托海南生態軟件園、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陵水清水灣國際信息產業園等園區,加速培育若干千百億級信息產業集群。
近年來,海南互聯網產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按照“三年成形、五年成勢”的發展要求,去年年底已突破1257億元,年均增速高達38%,超額實現了千億元產業規模目標。
春節假期剛過,海南來畫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就忙著辦理注冊遷移,去年該公司作為海南互聯網短視頻行業的創新代表,取得了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并收到崖州灣科技城的入駐邀請。
時間回到一年多前,彼時疫情影響,很多行業都受到沖擊,“那時春節假期結束回來上班,公司開會的主題是如何優化精簡人員結構,努力‘活’下來。”該公司首席運營官程祥濤說。
海南自貿港建設機遇和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的大環境,給海南來畫這樣的互聯網企業“吃下定心丸”,一年下來,該公司不僅業績逆勢增長,比2019年翻了一番,海南來畫的母公司還決定在瓊成立國際業務中心區域總部。
“由于業務量增長,今年我們計劃還要再擴招人員。”程祥濤說。海南來畫的經歷正是海南互聯網產業近年發展的一個縮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數據顯示,海南互聯網產業年營收規模從“十三五”初期的241億元,發展到去年底,已突破1257億元,年均增速高達38%,超額實現了千億元產業規模目標。
互聯網產業逆勢增長去年營收突破1257億元
互聯網與海南的淵源頗深,海南上世紀90年代末在全國率先發展互聯網產業,多個知名網站在瓊島誕生。2015年,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將互聯網產業列入全省12個重點產業,并專門出臺相關意見,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鼓勵措施,推動互聯網產業“三年成形、五年成勢”,吹響了海南互聯網產業重新沖刺的號角。
在省委、省政府重視下,自2015年被省委、省政府列入12個重點產業重點培育以來,整個“十三五”期間,海南互聯網產業均保持高速增長,連續多年領跑12大產業。
統計數據顯示,2015至2020年,海南互聯網產業營業收入分別為241億元、322億元、430億元、604億元、825億元、1257.5億元,對應增長25.6%,33.6%、33.5%、40%、37%、52.5%。
尤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眾多產業的情況下,全省互聯網產業仍展現出較強的發展韌勁,提前超額完成千億元營收年度目標;當年互聯網企業新增1.5萬家,同比增長翻番,總數已超過3.6萬家。
不僅如此,疫情影響下,海南互聯網產業還催生出新的產業增長極,如直播短視頻及其衍生領域就表現搶眼。據統計,去年前11個月,海南營業收入超過1000萬元的直播短視頻及衍生領域企業營業收入就已達262.8億元,環比增速為13.8%,同比增速高達281.4%。
依托園區位于海口市中心的地理優勢和自貿港稅收優惠政策,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就積極謀劃布局網紅經濟產業,打造了4000多平方米的海南自貿港網紅孵化示范基地,簽約了300多名網紅,并于去年11月獲得了省工信廳的網紅基地授牌。
“復興城已成為全省網紅經濟最集中的園區。”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說,目前該園區已集聚了抖音、映客、淘寶、花椒、芒果TV、愛奇藝、聚美刷寶直播等20余家網紅直播平臺企業,汪涵、陳赫等多家明星工作室,以及一批服務于網紅產業鏈的共享經濟企業。
自貿港政策優勢凸顯頭部企業紛紛布局海南
近年來,看好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發展機遇,騰訊、阿里巴巴、百度、華為、中興通訊等國內外知名互聯網頭部和知名企業紛紛布局海南,加大在海南的投資力度。
去年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強調要“以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貿易等為重點發展信息產業”,我省主動與龍頭企業對接,鼓勵其進一步布局契合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新業務,擴大產業規模,并得到騰訊、華為等企業積極回應,目前多家相關企業已在瓊注冊落地。
自貿港政策紅利初步顯現,也為互聯網企業構建全球化戰略創造了良好條件。去年12月,海南省政府在北京與小米集團、金山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云計算、物聯網等領域深化合作。
小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金山集團董事長雷軍表示,希望能以此次簽約為契機,結合海南自貿港政策,充分發揮小米、金山自身優勢,推動與海南務實合作。
省工信廳信息產業處處長陳評說,去年該廳組織多家重點園區赴深圳、上海、廈門等地開展專題招商推介會,宣傳自貿港政策優勢,幫助園區和知名企業建立合作渠道;并分別與中國絲路集團、睿恩光電、紫光集團等多家互聯網企業簽約,增強海南產業競爭力。
在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中,海南本土互聯網企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今年1月,易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憑借其豐富的民航機場信息系統運維經驗,成功續簽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生產運行信息系統維護服務項目,其專業技術能力再次獲得業內肯定。
產業集聚效應明顯|打造南北四大園區
互聯網產業發展,離不開好的平臺載體,近年來我省按照“產城融合”模式,集中打造以海南生態軟件園、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為核心的“瓊北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以三亞互聯網信息產業園、陵水清水灣信息產業園為核心的“瓊南創新創意產業園”,這些園區成為全省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
去年,海南生態軟件園入園企業數量、收入、稅收均實現超過100%的增長,其中稅收億元以上的企業已達8家,產業聚集能力正加速形成。
更值得期待的是,海南生態軟件園二期經過多年的建設也已經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其中騰訊生態村已于2020年7月開始全面招商,園區iSchool微城未來學校、劇場、公園、辦公、體育館等綜合配套設施完善,可為自貿港互聯網及數字經濟產業的爆發式增長提供良好的承載平臺。
海南生態軟件園總經理楊淳至表示,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軟件園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特別是區塊鏈為主導,創建了全國首家省級區塊鏈試驗區,并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技術創新推動制度集成創新,重點發展數字文體、數字健康、數字金融、數字服務等,培育和發展千億級數字產業。
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海南互聯網產業做大主要還是靠龍頭企業生態圈帶動以及重點園區的產業集群效應。2019年海南生態軟件園和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兩大重點園區營收在全省互聯網產業占比為47%,2020年這個數字已提高至64.7%,集聚效應更加明顯。
在園區內部,這種集聚效應也在加速。復興城相關負責人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去年復興城新注冊企業2318家,是過去4年累計新增企業的3倍,年營收同比增長300%,“這其中25家龍頭企業創造了園區約80%的營收和稅收,帶動效應非常明顯。”
“十四五”力爭營收“五年翻兩番”
為自貿港奠定堅實數字底座
“在去年超額實現千億目標的基礎上,海南計劃再利用五年時間推動互聯網產業規模連續翻番,力爭2025年突破4000億元。”省工信廳廳長尹麗波說,“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大力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發展,為海南自貿港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數字底座。
未來幾年,我省4大互聯網產業園區都將迎來升級版。省工信廳將按照“產城融合”模式,進一步推動互聯網產業園區高質量、差異化發展,如支持海南生態軟件園重點打造游戲動漫、區塊鏈等產業;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重點打造物聯網、數字貿易、離岸創新創業生態等產業;清水灣信息產業園重點打造衛星導航、海洋信息等產業;三亞互聯網信息產業園重點打造數字創意、科技創新產業,爭取建成國際上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互聯網產業“新硅谷”。
同時,我省還將出臺專項政策鼓勵企業加快創新發展,以園區為依托,創建國家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基地、物聯網產業基地,推動動漫游戲、區塊鏈、短視頻直播、跨境電商、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形成若干個具有海南特色的百億級產業集群;并利用自貿港政策積極引導電子信息制造生態鏈企業來海南布局發展。
尹麗波說,未來海南互聯網產業要突出海南區位及政策優勢,積極爭取和推動相關政策落地,建立數據跨境傳輸安全管理機制,探索開展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試點工作,打造國際離岸創新創業示范區、國際數據產業試驗區,凸顯自貿港發展互聯網產業的核心優勢。
此外,我省還將以“智慧海南”重大示范工程和“新基建”為契機,統籌策劃一批重大應用信息化示范工程,將重大信息化工程項目與招商引資結合起來,開展重大工程“揭榜掛帥”,吸引一批國內外龍頭企業來海南落地投資實施項目建設運營,探索商業化運營模式,以重大工程建設帶動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