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警惕特色小鎮熱背后的低門檻現象
來源:未知 日期:2017-02-22 點擊:次
2月19日舉行的產業小鎮產品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稱,在當前特色小鎮熱的背景下,要警惕特色小鎮低門檻的現象。
2016年7月,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聯合公布通知,對全國范圍內開展特色小城鎮培育工作提出要求。稱到2020年爭取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
于是,特色小鎮的建設步伐逐步加快,各地在土地、稅收、金融、產業等方面出臺相關配套支持政策。
馮奎稱,很多地方在嘗試中嘗到了甜頭。他表示,特色小鎮非常契合新常態條件下發展的趨勢,以前的大規模開發的模式已經不具備條件了,反而是小規模集約化、節約化的開發,成為新常態下的潮流。特色小鎮供給了以往沒有的產品,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很多融合的業態開始出現,也有很多新的模式開始產生。比如政府、企業、智庫機構結成了一種創新創業的生態體系。
但馮奎也提到,一些企業、政府認為,相較于大項目、大動作,現在“玩”特色小鎮只需要一點資金、一點地皮、一點項目,稱之為“殺雞焉用宰牛刀”,覺得這只是個“小case”。于是,有些地方就開始一哄而上,出現形象工程的勢頭,也出現了定位粗制濫造的苗頭,還出現了片面去打造特色小鎮地產的噱頭。只有高標準定位,尋求特色小鎮發展過程中的特殊定位,才能迎來產業小鎮的大未來。
作為本次發布會的主辦方,安徽路網是產業小鎮的運營商。所謂的產業小鎮“非鎮非區”,不是行政單元上的一個鎮,也不是產業園區的一個區,而是按照新理念、新機制和新模式,打造集產業、文化、旅游和社區功能于一體的創新發展新平臺。近年來,安徽路網尋求產業小鎮的戰略轉型,“PPP+產業園區、PPP+產業小鎮”是公司主打的兩大核心產品。
在馮奎看來,特色小鎮的發展還面臨著兩大門檻,一個是看得見的門檻,另一個是看不見的門檻。
其中看得見的門檻包括,產業發展的門檻。特色小鎮應該是有特色產業的小鎮,這樣的產業不單純是要有龍頭企業,而需要形成產業鏈條。
再比如,空間選址的門檻。具有名氣的特色產業小鎮基本上都是在特大城市周邊、城市群范圍之內或者重要交通沿線周邊,再或者是依托于特殊的自然資源條件或者產業條件有些地方不具備空間選址的條件,寧愿留白,留下未來的發展空間,也不要急于去謀劃。
此外還有資金門檻和規劃門檻。特色小鎮追求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優,但這是建立在高強度的投資基礎之上。如何探索多元、可持續,特別是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的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將產業和人文景觀統一結合在小的空間內,是需要很高的空間規劃水平。
至于看不見的門檻,其中之一就是想象力。比如,到浙江去參觀特色小鎮會驚嘆于當地的想象力,而江浙企業家、政府部門到國外考察,又會被發達國家更加驚嘆的想象力所折服。另外就是可持續運營的能力。一些地方沒有經過認真規劃、科學投資運營測算就上馬特色小鎮,在將來會面臨蕭條的局面。
特色小鎮該如何投資、規劃、運營呢?馮奎將其歸納為,“加、減、乘、除”四則運算。
具體來說,“加”是多走、多看,當運營或規劃一個特色小鎮的時候,一定要把各種可能或者已經出現問題的特色小鎮找出來,找出其中原因,去強化設計,不能盲目樂觀;“減”是一定要刪減要素,找到核心競爭力要素,不要堆砌過多的功能;“乘”是趁勢而上,圍繞產業發展的大趨勢,不能逆潮流而動;“除”就是在運營規劃建設特色小鎮的時候,應該把工作分解給不同的伙伴來承擔,從規劃甚至從理念形成之日起,各方齊心協力來謀劃。
馮奎表示,特色小鎮的發展需要合伙人模式,這樣才能確保特色小鎮發展集聚其所需要的資源要素,才能夠保證它生生不息。